新闻动态

建好老百姓的幸福路——省红十字会第二党支部开展《村路弯弯》观后交流活动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26日来源:未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批示精神,展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就、精准扶贫成果,4月16日下午,省红十字会第二党支部4名党员在会机关党委组织下,前往金陵工人影城观看《村路弯弯》。观影结束后,党员们深受影片中扶贫干部身上那种心系百姓、无私奉献、不畏艰苦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要向模范典型学习,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在支部的带领下,提振工作士气,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效能,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4月21日上午,支部采取观影交流会的形式,组织四名观影的党员与大家共同分享观影感受和心得体会。



   唐秋美:《村路弯弯》为修4.4公里的农村公路,走出大山为背景,反映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的基本国策在乡村的具体体现。学习影片中的模范人物的勇于担当,不畏艰苦的大无畏精神,学习他们攻艰克难,勇往直前的工作作风。我们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为民干实事,让群众满意。

    朱骁:《村路弯弯》讲述了鄂西武陵山山村村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坚持苦干实干,向贫困宣战,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铺就一条4.4公里的“绝壁天路”,并通过发展旅游、农副产业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片中的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近些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通过精准扶贫,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3000多万贫困人口,和大家一道分享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中国的脱贫成就举世瞩目,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实现小康的期盼正在变成现实。影片中小山村的巨变不是个例,更不是偶然。乡村巨变折射出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折射出广大党员扎根基层,心系百姓,朴实踏实,默默奉献;折射出在亿万人民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戮力前行。

    陈伟:电影《村路弯弯》向我们展示了鄂西贫困山区白果坪村支书魏国光与驻村扶贫干部甘子民等人发动全村村民从悬崖上开辟一条生命之路,从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社会的发展、百姓脱贫致富,人民过上好的生活,离不开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离不开党员干部执政为民、心系百姓的良好品德。村路弯弯的故事是我国当代领导人坚持脱贫,精准扶贫的战略方针的一面镜子,国家有了好的政策,需要层层贯彻落实,只有党员干部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念和廉洁奉公的政治作风,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谋幸福。作为党员,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品质,懂得感恩、分享、同情、宽容,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

    周同政:全国首部“四好农村路”题材电影《村路弯弯》以党的十九大代表、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村支部书记王光国、魏登殿的先进事迹为原型创作,讲述了鄂西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某个自然山村,因受大山困扰,不能脱贫,村民在“愚公支书”王光国带领下,以“宁愿苦干、不要苦熬”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开山凿路,让该村实现了路通、车通,发展农村物流、特色产业、旅游开发、农家乐等,最后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村路弯弯》聚焦交通脱贫攻坚这一重大主题,鄂西贫困山区白果坪村广大群众因为不通公路,制约当地发展,长期贫困,能够修通公路一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没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困扰该村多少代人的修路问题,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二是要靠好的干部,团结和发动群众,克服困难,修好路、维护好路,解决好发展问题;三是要有创新思维,发展特色产业,解决好该村长期发展的问题。

    聂城:听了大家的交流分享,我深受触动。我们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应该肩负起应有的责任,特别是我们支部,承担博爱家园、应急救援、人道救助的相关工作,就是切切实实为百姓服务,为群众解决最需要帮助的事。因此,我们全体党员必须恪尽职守、不忘初心,做到牢记使命、践行使命、不辱使命,矢志不渝地走好为民服务之路,助力民生幸福之路通往家家户户。

建好老百姓的幸福路——省红十字会第二党支部开展《村路弯弯》观后交流活动

2021-04-26    来源:未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批示精神,展示“四好农村路”建设成就、精准扶贫成果,4月16日下午,省红十字会第二党支部4名党员在会机关党委组织下,前往金陵工人影城观看《村路弯弯》。观影结束后,党员们深受影片中扶贫干部身上那种心系百姓、无私奉献、不畏艰苦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要向模范典型学习,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在支部的带领下,提振工作士气,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效能,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4月21日上午,支部采取观影交流会的形式,组织四名观影的党员与大家共同分享观影感受和心得体会。



   唐秋美:《村路弯弯》为修4.4公里的农村公路,走出大山为背景,反映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的基本国策在乡村的具体体现。学习影片中的模范人物的勇于担当,不畏艰苦的大无畏精神,学习他们攻艰克难,勇往直前的工作作风。我们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为民干实事,让群众满意。

    朱骁:《村路弯弯》讲述了鄂西武陵山山村村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坚持苦干实干,向贫困宣战,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铺就一条4.4公里的“绝壁天路”,并通过发展旅游、农副产业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片中的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志气,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生活。近些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通过精准扶贫,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3000多万贫困人口,和大家一道分享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中国的脱贫成就举世瞩目,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实现小康的期盼正在变成现实。影片中小山村的巨变不是个例,更不是偶然。乡村巨变折射出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折射出广大党员扎根基层,心系百姓,朴实踏实,默默奉献;折射出在亿万人民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戮力前行。

    陈伟:电影《村路弯弯》向我们展示了鄂西贫困山区白果坪村支书魏国光与驻村扶贫干部甘子民等人发动全村村民从悬崖上开辟一条生命之路,从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社会的发展、百姓脱贫致富,人民过上好的生活,离不开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离不开党员干部执政为民、心系百姓的良好品德。村路弯弯的故事是我国当代领导人坚持脱贫,精准扶贫的战略方针的一面镜子,国家有了好的政策,需要层层贯彻落实,只有党员干部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念和廉洁奉公的政治作风,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谋幸福。作为党员,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品质,懂得感恩、分享、同情、宽容,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

    周同政:全国首部“四好农村路”题材电影《村路弯弯》以党的十九大代表、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村支部书记王光国、魏登殿的先进事迹为原型创作,讲述了鄂西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某个自然山村,因受大山困扰,不能脱贫,村民在“愚公支书”王光国带领下,以“宁愿苦干、不要苦熬”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开山凿路,让该村实现了路通、车通,发展农村物流、特色产业、旅游开发、农家乐等,最后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村路弯弯》聚焦交通脱贫攻坚这一重大主题,鄂西贫困山区白果坪村广大群众因为不通公路,制约当地发展,长期贫困,能够修通公路一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没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困扰该村多少代人的修路问题,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二是要靠好的干部,团结和发动群众,克服困难,修好路、维护好路,解决好发展问题;三是要有创新思维,发展特色产业,解决好该村长期发展的问题。

    聂城:听了大家的交流分享,我深受触动。我们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应该肩负起应有的责任,特别是我们支部,承担博爱家园、应急救援、人道救助的相关工作,就是切切实实为百姓服务,为群众解决最需要帮助的事。因此,我们全体党员必须恪尽职守、不忘初心,做到牢记使命、践行使命、不辱使命,矢志不渝地走好为民服务之路,助力民生幸福之路通往家家户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