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筑牢安全防线——海门中专组织体育课、体锻课教师开展红十字持证培训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9日来源:海门区红十字会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公共安全教育质量,着力增强广大师生健康素养,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9月26日下午,在创业园2楼红十字救护培训基地204室,特别组织海门中专全体体育课及体育锻炼课任课教师开展红十字初级救护员专题培训。海门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姜雄飚全程授课指导,学工处科长朱玲华作辅助。培训通过“理论+实操+考核”的立体化模式,为教师们搭建了系统的应急救护知识学习平台。
姜老师以“应急救护的时效性与重要性”为切入点,结合校园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突发疾病等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急救理论知识。内容紧密贴合体育教学实际,帮助教师们建立起 “先判断、后施救、科学处置”的应急思维,为后续实操训练奠定扎实理论基础。
在实操训练环节,培训重点聚焦CPR+AED 心肺复苏技能与创伤包扎练习两大核心内容。姜雄飚利用模拟人、AED 教学设备及医用包扎材料,逐步骤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针对运动中常见的扭伤、擦伤、骨折等创伤场景,他还示范了绷带环形包扎、螺旋包扎、三角巾固定等实用技巧,并强调“快速止血、正确固定、避免二次伤害”的操作要点。为确保培训效果,教师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姜雄飚逐一纠正救护动作偏差。
培训尾声,全体教师参与现场知识技能考核,考核内容涵盖急救理论笔试与 CPR+AED 实操、创伤包扎实操。从理论知识的准确作答,到实操环节中规范的按压动作、熟练的包扎技巧,教师们均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效果,全部顺利通过考核。
此次红十字初级救护员培训,不仅让海门中专体育课、体锻课教师系统掌握了应急救护的关键技能,更强化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科学施救”的责任意识。后续,学校将持续推进校园应急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安全知识普及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全体师生的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筑牢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