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做完手术了,我下楼去捐个造血干细胞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01日来源:南京市鼓楼区红十字会
2月25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乳腺中心青年骨干医生吕建鑫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这份“生命的种子”随即从南京送往上海,为一位患者延续生命。这场救援不仅彰显了医者救死扶伤的初心,更展现了人间大爱的温度。吕建鑫是江苏省第1550位、南京市第218位、鼓楼区第2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身为临床一线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吕建鑫每日忙碌于医院病房与手术室之间,时刻践行“医者仁心”的使命。在2013年的一次献血时,她主动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这份深藏心底的善念,跨越11年时间,终于在2024年10月得到回应。当时,吕建鑫接到南京市鼓楼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成年男性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时,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同意捐献,她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吕建鑫说:“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小,在工作中目睹太多生离死别给一个家庭带来悲痛,这次捐献我一定要来!”
19日下午,吕建鑫为最后一个病人做完手术,便匆忙脱下手术衣去办理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入院手续。由于她所管床的病人都是乳腺肿瘤患者,病床上的病人都在焦急等着她的救治,她在住院的几天里,每次刚打完动员剂,顾不上休息又穿上白大褂回到了病人身边,就在捐献的前一天,她还在为病人治病。
捐献当天,中大医院血液科病房内温情涌动,医院领导和同事们前来探望,鼓楼区红十字会主要领导为吕建鑫献上鲜花并亲切交流,为她加油鼓劲。上午8点,采集正式开始,鲜红的血液通过分离机缓缓循环,历经四个多小时,一袋承载着生命希望的306ml造血干细胞悬液顺利采集完成,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上海。
值得一提的是,吕建鑫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的行为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更为全体医护人员树立了榜样。“作为血液科的医生,我们亲眼见到很多病人和家属期待着可以配型成功,因此,非常需要像吕建鑫这样的捐献者。”该医院血液科主任葛铮教授说:“吕医生昨天还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作为同事和战友,我们对她由衷敬佩。”
这场跨越地域的生命救援,再次印证医者仁心,跨区域续写了生命的奇迹。当地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说:“随着宣传的深入,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赠的认识逐渐清晰,对采集过程的恐惧感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为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