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业务

战“疫”线,续“髓”缘,这位苏州硬汉有点忙

发表时间:2022年03月31日来源: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疫”线,续“髓”缘,这位苏州硬汉有点忙!

今天(2月23日),来自苏州高新区东渚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吴宇,捐献了257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以拯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前晚还奋战在抗疫前线,次日下午就奔赴医院准备捐献,吴宇的爱心善举无缝衔接,“疫”刻不停。他也成为苏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目前唯一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今天上午,记者在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见到了正在捐献的吴宇。尽管盖被躺着,仍能从宽厚肩膀看出他的健壮。

1989年出生的吴宇是苏州本地人,2008年参军入伍,现在身高近一米八,体重180多斤。他在2011年入职苏州高新区东渚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成为一名网格队员。

上午,局长丁宇清等同事也来看望这位“爱心硬汉”。在他们眼里,吴宇勤恳、踏实、话不多,却有一副热心肠,是单位的“献血达人”。

早在2016年,吴宇就在无偿献血时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之后的五年多,虽没有合适的病患出现,他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锻炼身体,戒烟戒酒,时刻为挽救他人生命做好准备。“报名过程很简单,只要抽10毫升血样。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责任和尊重,对患者来说更是一份生的希望。”他想通过保持规律的生活、健康的体魄,给患者提供更具活力的造血干细胞。

去年10月,吴宇接到了来自苏州高新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病患初配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进行捐献,他毫不犹豫答应了。“我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同时又是一名党员,通过以前在部队接受的教育、平时在单位进行的学习,‘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已经深深印刻进了我的身心,碰到需要帮助的人,我自然会毫不犹豫站出来。”吴宇说道。

一开始,吴宇的父母由于对捐献事宜不了解,略有顾虑。吴宇便主动查阅资料,向爸妈反复科普。看到图片上捐献过程与献血小板相似,他们的误解也消除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吴宇自带的“正能量磁场”影响下,妻子赵婷也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我的行动,就是给他最给力的支持。”赵婷说。

由于疫情原因,从2月18日住院注射动员剂,到今天捐献造血干细胞,吴宇都是独自经历。妻子、女儿无法来到医院陪同,家人间的牵挂通过视频来传递。“爸爸,好几天没见到你了,我好想你!我们知道你在救人,爸爸你好厉害,要加油哦!”11岁的女儿隔着手机屏幕,对正在捐献的吴宇表达思念和鼓励。在初次体检匹配后,2021年11月,吴宇进行了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最终确定了捐献日期,不料突发疫情。“虽有意外,救人的事可不能被疫情耽误!”在苏州市及高新区红十字会的积极协调下,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吴宇如期捐献。按照计划,吴宇2月18日起就要住院一周每日注射动员剂,他在出发入院前,仍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在社区维护核酸采样现场秩序,查验居民核酸检测证明,吴宇连续战“疫”了38小时,次日上午回家只是小憩一会,下午就住进医院,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起了准备。

近期,吴宇的同事也都在抗疫一线奋战着。大家还是当天傍晚从吴宇的朋友圈中,才得知他已入院准备捐献的消息。虽然没有欢送仪式,没有鲜花,但大家都抽空在他的朋友圈里送上了祝福。

捐献时,他依然心挂抗疫前线,同时也对自己所助患者的未来充满期待。“无论抗击疫情,还是捐献救人,都是为了他人珍贵的生命和健康。”在吴宇看来,能够与患者配对成功,还能“一路绿码”成功捐献,全因一种难以名状的缘分。“能用自己微不足道的付出来改善他人的生活,这是我一直追求的。我很珍惜这段缘分,希望能帮助患者续写美丽的人生。”吴宇说。

据悉,吴宇是苏州科技城(东渚街道)首例、苏州全市第19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苏州,造血干细胞捐献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支持和认同,正在成为市民参与公益、奉献社会的善行义举和自觉行动。苏州市自2002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

目前全市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已经突破3万人,报名入库人数和成功捐献人数

均持续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成为城市文明的闪亮名片。

 


战“疫”线,续“髓”缘,这位苏州硬汉有点忙

2022-03-31    来源: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疫”线,续“髓”缘,这位苏州硬汉有点忙!

今天(2月23日),来自苏州高新区东渚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吴宇,捐献了257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以拯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前晚还奋战在抗疫前线,次日下午就奔赴医院准备捐献,吴宇的爱心善举无缝衔接,“疫”刻不停。他也成为苏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目前唯一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今天上午,记者在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见到了正在捐献的吴宇。尽管盖被躺着,仍能从宽厚肩膀看出他的健壮。

1989年出生的吴宇是苏州本地人,2008年参军入伍,现在身高近一米八,体重180多斤。他在2011年入职苏州高新区东渚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成为一名网格队员。

上午,局长丁宇清等同事也来看望这位“爱心硬汉”。在他们眼里,吴宇勤恳、踏实、话不多,却有一副热心肠,是单位的“献血达人”。

早在2016年,吴宇就在无偿献血时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之后的五年多,虽没有合适的病患出现,他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锻炼身体,戒烟戒酒,时刻为挽救他人生命做好准备。“报名过程很简单,只要抽10毫升血样。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责任和尊重,对患者来说更是一份生的希望。”他想通过保持规律的生活、健康的体魄,给患者提供更具活力的造血干细胞。

去年10月,吴宇接到了来自苏州高新区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病患初配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进行捐献,他毫不犹豫答应了。“我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同时又是一名党员,通过以前在部队接受的教育、平时在单位进行的学习,‘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已经深深印刻进了我的身心,碰到需要帮助的人,我自然会毫不犹豫站出来。”吴宇说道。

一开始,吴宇的父母由于对捐献事宜不了解,略有顾虑。吴宇便主动查阅资料,向爸妈反复科普。看到图片上捐献过程与献血小板相似,他们的误解也消除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吴宇自带的“正能量磁场”影响下,妻子赵婷也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我的行动,就是给他最给力的支持。”赵婷说。

由于疫情原因,从2月18日住院注射动员剂,到今天捐献造血干细胞,吴宇都是独自经历。妻子、女儿无法来到医院陪同,家人间的牵挂通过视频来传递。“爸爸,好几天没见到你了,我好想你!我们知道你在救人,爸爸你好厉害,要加油哦!”11岁的女儿隔着手机屏幕,对正在捐献的吴宇表达思念和鼓励。在初次体检匹配后,2021年11月,吴宇进行了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最终确定了捐献日期,不料突发疫情。“虽有意外,救人的事可不能被疫情耽误!”在苏州市及高新区红十字会的积极协调下,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吴宇如期捐献。按照计划,吴宇2月18日起就要住院一周每日注射动员剂,他在出发入院前,仍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在社区维护核酸采样现场秩序,查验居民核酸检测证明,吴宇连续战“疫”了38小时,次日上午回家只是小憩一会,下午就住进医院,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起了准备。

近期,吴宇的同事也都在抗疫一线奋战着。大家还是当天傍晚从吴宇的朋友圈中,才得知他已入院准备捐献的消息。虽然没有欢送仪式,没有鲜花,但大家都抽空在他的朋友圈里送上了祝福。

捐献时,他依然心挂抗疫前线,同时也对自己所助患者的未来充满期待。“无论抗击疫情,还是捐献救人,都是为了他人珍贵的生命和健康。”在吴宇看来,能够与患者配对成功,还能“一路绿码”成功捐献,全因一种难以名状的缘分。“能用自己微不足道的付出来改善他人的生活,这是我一直追求的。我很珍惜这段缘分,希望能帮助患者续写美丽的人生。”吴宇说。

据悉,吴宇是苏州科技城(东渚街道)首例、苏州全市第19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苏州,造血干细胞捐献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支持和认同,正在成为市民参与公益、奉献社会的善行义举和自觉行动。苏州市自2002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

目前全市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已经突破3万人,报名入库人数和成功捐献人数

均持续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成为城市文明的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