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晤 以爱髓行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2日来源:新闻
见字如晤 以爱髓行
——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书信分享会
2018江苏省捐献者联谊活动在宁举行
为了迎接第4个世界骨髓捐赠者纪念日,2018年9月8日上午,江苏省红十字会、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江苏健康广播在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演播厅联合举办“见字如晤 以爱髓行”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联谊活动,以康复者、捐献者、红十字工作者、家人之间的书信为主线,多位江苏广播知名主播倾情演绎造血干细胞捐献前后发生的感人故事。
2017年5月以来全省80多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数十位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来到活动现场,包括江苏省广播电台首位捐献者邱瑜、今年首位为台湾患者捐献的南京志愿者高仁萍,苏州评弹捐献第一人曹静,全国首位为巴基斯坦籍女孩捐献的徐州志愿者刘星星,江苏首位为德国患者捐献的扬州志愿者王永,献血量达金奖的孙礼奎、曹育扬、陈国莲、朱家兵,二次捐献淋巴细胞的苏州王旭、盐城陈晓平,为捐献一个月减重10公斤的徐州小伙魏谦,江苏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第一人董发林,国电江苏电力有限公司谏壁发电厂第6位捐献者汪洋等。
活动前主办方收到了来自全省近150封书信,书信有康复者写给捐献者、捐献者写给患者、捐献者写给自己的孩子、捐献者女儿写给母亲等,情真意切。捐献者曹静在给自己孩子的信中全面的介绍了捐献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可以说是一篇带着温度的捐献科普文章,通过生命的捐献,希望成为患者的春天。捐献者在信中提到最多的是感谢这段经历,感谢患者的坚强和信任。“在茫茫人海之中,我从未想过两个陌生人能如此亲密,一道生命之桥让我们走在一起。虽然与你从未谋面,也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但一条相同的血脉将我们紧紧相牵。我给了你一个生命的希望,你还了我一个生命的奇迹。我给你注入生命的源动力,你给我享用一生的幸福记忆。我将你美丽的生命延续,你让我平凡的人生更加绚丽。感谢生命中出现这样一次机会,让我知道原来生命能够如此美丽。”田进军老师在信中写出了捐献者的心声。
康复者继男在信中回忆10年前历经千帆,跨过地狱,幸运地回到正常生活,“生活平凡却不平淡,从病患到正常人,从休学到复学,一路中考高考上大学,现在的我大学毕业已经1年了,因为骨髓捐献者的大爱付出,才懂得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热爱生活。十年后的今天,风掠过的地方依然很暖,暖到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遍地依然繁华盛开,美到目之所及的每一个地方……”。
一次捐献并不是终止,而是爱心公益的延续,捐献后,捐献者在向市民现身说法的同时,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奉献爱心。42岁时捐献的妇保院医生韩素玲在信写道:“这段经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谛。当然,这都要感谢你,从某种程度而言,是你给你我机会,让我能帮助你。现在的我,从爱静的女子变成运动达人。捐献后第二天,回来后我一口气上四楼,一点都没事!回家稍事休息,很快就正常上班。捐献后第三个月,我参加了迷你马拉松,坚持走完全程。去年参加全国第二届“万步有约”活动,还获得万步先锋奖。现在的我,游泳,跳舞,各种运动活动中都可看到我的身影!现在的我,参加了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我是阳光志愿协会妈妈团的会员,我们一群志同道合的妈妈们全都领养社会儿女(全都是留守儿童),我定期去儿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强琴娟在2007年捐献时女儿还是一个小学生,见证了母亲捐献的全过程,如今已成为南京医科大学了一名学生,现在用她的医学知识和亲身经历为捐献事业作宣传。现场为书信优秀作品获得者颁发了荣誉证书。江苏广电第一人邱瑜现场分享了捐献前后的感受,并被南京市红十字会特聘为宣传爱心使者。
联谊活动中,扬州的一位老师和沧州的一位医生深情相见。2012年捐献的扬州特校教师乔爱云见到了和她同年同月生的河北沧州医生张福霞,6年前因为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就了这对姐妹情缘,她们的身体内流淌着相同的血液,虽不是血亲,胜似血亲,看到对方健康地回到工作岗位,这应该是乔老师收到的最好的教师节礼物。同时,大家一起为现场几位教师送上节日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