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岁末,二位献血达人捐献造血干细胞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2日来源:新闻
2017年岁末,二位献血达人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7年12月25、26日,两位80后献血达人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采集室为二位年轻的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了江苏省第617例、61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献血夫妻同时加入中华骨髓库,丈夫首先配型成功捐献救人
2017年12月25日上午,盐城志愿者唐剑为一个年仅27岁的再障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35岁的唐剑是名厨师,盐城东台市人。2012年1月14日,他和妻子冯燕经过东台市区看到采血车,相约献血。第一次,唐剑献出了400毫升,妻子献出了200毫升。2012年7月17日,两人再次献血时,听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救人时,于是采集血样一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此后,这对夫妻一直坚持献血。迄今为止,他们献血量分别达到4800毫升和4600毫升。
志愿者和患者配对成功的概率很低,他和妻子一直盼着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没想到,他真的“中了大奖”。今年9月的一天,他接到通知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工作人员问他是否同意捐献时,唐剑连连点头说“愿意”,并爽快地在捐献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9月20日,唐剑通过了高分辨检测;10月13日,体检过关。为了保证随时、顺利捐献,唐剑戒了烟,戒了酒,别人怎么劝,他也不抽、不喝一口。他还办了一张健身卡,只要忙完了,就会一头钻进健身房锻炼,体重也从原来的80多公斤降至70多公斤。
唐剑和妻子平日里忙农村家宴,生意非常好。动身到南京的前几天,还有不少人打电话给他预约办家宴。但为了捐献,他委婉地推辞了。出发当天就有一单此前接到的生意要做,只得请另外一个厨师帮他去完成。“捐献救人是大事,个人的损失算不了什么,没有比这个更重要了。”唐剑说,妻子冯燕对他的善举非常支持,还和他一同做工作,打消了父母曾有的疑虑。捐献过程中,移植医院医生带来了捐献者的贺卡,夫妇俩看后很激动,提笔回了一封信:祝患者早日康复!
全国首对捐献者夫妻丈夫单位再出捐献者
12月26日上午,泰州志愿者司伟为一位29岁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他是全国首对捐献者夫妇石云根单位的同事,泰州交通系统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司伟今年38岁,是泰州的一名公交司机。为人热情,热心公益,工作敬业,从2002年起,他参加无偿献血23次,累计献血6900毫升,获得2014年-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今年获得了江苏省无偿献血荣誉证。2015年献血时报名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今年9月份,一位29岁的白血病患者与他配型成功,接到通知后,司伟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参与捐献。“配型成功的几率可谓万分之一,能够配型成功,去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我觉得这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司伟说。“同事夫妇的捐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树立了榜样。”
2016年5月,他的同事石云根为韩国的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石云根爱人张冬梅于2014年捐献造血干细胞,夫妇二人因此成为全国首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夫妇。这在当地甚至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作为石云根的后来者,司伟的捐献同样也得到了公交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公司领导在司机短缺的情况下找人代班安排好司伟的捐献假期,每年组织员工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至此,2017年全年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成功捐献了71例造血干细胞,男49例,女22例,最小22例,最大46岁,平均年龄33岁,其中捐往希腊1例、韩国1例、香港1例,自2002年10月启动以来累计实现捐献数618例,其中捐往国境外32例,捐献数居全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