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江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齐聚牛首山开跑 为生命加油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2日来源:新闻
5月4日江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齐聚牛首山开跑 为生命加油
2017年5月3-4日,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联谊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80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以及红十字会专职干部等110人左右参加了活动。
3日下午,大家围坐一堂,在听完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工作通报后,畅所欲言,共叙捐髓体会,献计捐髓事业。
4日下了一晚的雨还在继续,早上8:00大家整装待发,从住宿地三辆大巴载着志愿者们向牛首山东大门活动点出发,9点30到达现场,天公作美,雨停了。
捐献者们和各市的领队齐聚牛首山东大门口,“爱在髓缘—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7公里迷你健康跑大赛”在9:40正式开始。
捐献者中有60人是近一年的捐献者,其中20人是2017年捐献的志愿者,最近的是今年4月19日捐献的无锡社区工作者俞敏芳,已经40岁的她依然是充满朝气和活力,同期捐献有镇江护士董惠、银行职员李岗、国土局公务员韦一,江苏大学学生吴忆杨、跆拳道教练赵静等,运动场上他们奋力奔跑,赵静获得女子组第二名。
50、60后 风采不减当年
80位捐献者中,最年长的是南京的王淮滨,58年出生,博士生导师,2003年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南京的第一例,江苏的第6例,常年参加无偿献血,捐献前后一直热爱运动,尤其是游泳,多次荣获全国游泳比赛冠军,在他按下发令枪后,在接受完记者采访半小时后,追上了大部队。62年出生林华是个私企老板2004年捐献,捐献前体检时肝功能异常,为了捐献每天坚持爬山、跑步,1个月指标正常后实现了捐献心愿,捐献后一直热心公益,2008年参加了奥运火炬传递,运动和公益成为他的一个习惯。5月3日,忙完儿子订婚,4日一大早4点就坐车从南通出发,提前到达牛首山,比赛路上高举南通捐献志愿者服务队大旗,轻松完成7公里。明年就到50岁的张晓春是口腔医生,自己开口腔诊所,2012年为一名山西教师捐献,当听说患者因为经济困难不能移植时,他发动身边的朋友及社会力量在镇江为患者募集了30多万,使这位老师康复回到了工作岗位,去年在镇江50例活动上两人见面,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4日带领镇江志愿者全部完成比赛,二名女性分获女子组第二、第三。64年出生的胥光是扬州电力公司的一名员工,每年固定参加无偿献血,2012年5月捐献造血干细胞,去年和扬州的其他捐献者一起参加了扬州马拉松,这次也是处在第一批队先期到达山顶终点。
70、80后 现在捐献主力军
参加活动的捐献者中,近70人是70、80后,二者各居一半,不分伯仲,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医务工作者、公务员、教师、私企老板、银行职员等等,两位老师高谏赟、王神其来自同一个中学,捐献时间相差仅7天。他们中有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裴志伟、黄希来、万永安;铜奖获得者刘基兵和程红娟。陆鹏飞、张晓春、韦海燕他们除了自己是捐献者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身份,分别是靖江马洲志愿协会会长、镇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队秘书长、第一支以捐献者名字命名的镇江中西医结合医院海燕志愿者服务队主要成员。他们为全国各地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有为海外华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2007年大陆首位向台湾地区患者的杭彬,今年1月份大陆首位向希腊患者捐献的周希涛,为韩国患者捐献的王守丽、余奭峰都参加了比赛,杭彬获女子组第一名。
90后 走上捐献舞台
近一年来,90后捐献者明显增加,去年5月到现在有15位是90后,占全年捐献总数的19,参加这次活动的9位90后都是近一年的捐献者,他们有护士、农民、司机、公司职员、大学生。他们的加入,使江苏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的新生力量不断壮大,保持资料库库容正常的新陈代谢。
最后,参赛的全部运动员在1.5小时内完成了比赛,男子组前三名在40分钟内完成,女子组前三名在1小时内完成。在中饭后,大家又走了3-7公里到门口坐车回住宿地。健康跑大赛秉呈“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让“珍爱健康、快乐捐献”的理念不断传扬。
至今,中华骨髓库江苏省分库有15万可供检索的志愿者资料,自2003年7月产生第1例捐献以来,累计实现捐献572例,捐献数不断增加,但与众多需要移植的病人相比,还很不够,除了因为在无血缘关系的人群中配型成功率低外,主要的原因还是民众对捐献的顾虑,使很多人望而却步。江苏省分库每年都要组织近一年捐献的志愿者联谊,通过平时的随访和活动了解他们的身心状况,把捐献者安全放在首位。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首次通过捐献者慢跑的形式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呼吁促进自身健康的同时,伸出友爱之手,帮助身受病痛折磨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