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苏中、苏北四“好人”齐聚南京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2日来源:新闻
苏南、苏中、苏北四“好人”齐聚南京
为北上广、香港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
1月18日至1月20日,江苏4位志愿者先后或同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也是在同一家医院捐献最集中的3天,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但有一颗同样善良的心。
他们的造血干细胞将挽救4位分别在广州、香港、上海、北京治疗的血液病患者。
18日捐献的华岩是泰州一位27岁小伙子,是4位捐献者中最年轻的一位。2012年11月,他在参加无偿献血时采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15年3月,华岩第一次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相符,他毫不犹豫同意了与患者进行高分辨配型,但因对方原因没有成行。6月,华岩第二次与一名地中海贫血患者HLA分型初配相合,得知再次被配对成功后,他笑言中奖几率高的同时义无反顾地签下了同意书。15年底,经过高分辨配型和身体全面检查后,最终确定华岩1月中旬捐献。2016年1月1日,元旦佳节,华岩的父母因担心他的身体健康,特从外地赶回,以期阻止他的捐献行为。最终,在华岩和泰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下,父母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无害还能救人一命,转而支持华岩的捐献行为,并决定由他母亲全程陪同。
18日下午捐献的周静是苏州一宾馆餐饮部经理,今年39岁,孩子已上初三。2005年,她正式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行列。今年5月初,周静与一名香港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接到通知时就说:“自从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之后,我就做好了准备,这一等就是10年”。为了能在捐献时效果更好,她适当地放开了食量,增加营养,上下班都骑自行车代替开车。因为造血干细胞要在南京出关,所以专程赴南京来准备捐献采集。19日上午她的造血干细胞将交接给香港来的工作人员,乘坐下午2:05的飞机直飞香港。
19日上午捐献的张吉刚,是徐州一位个体工商业者,今年43岁,在2008年5月8世界红十字日报名成为造血干捐献志愿者,今年10月与一位上海的患儿配型成功,高分体检后定于1月中旬捐献。见面时他坦言,这几年家里变故不少,母亲在2年前脑梗去世,82岁的父亲也肺部疾病经常住院,几个月前刚刚去世;2个月前岳母也因脑梗塞住院,来南京前刚出院,生活不能自理,由夫妇俩和岳父一起照顾。虽然家里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没有阻止他帮助别人的心愿,使他对他人的困难更是感同身受。14日在徐州市红十字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南京准备捐献。
20日上午捐献的周敏,是盐城的一位幼教工作者,今年41岁,孩子已上高三,2014年11月19日在献血时报名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不到一年,就有一北京治疗的患者与她配型成功,接到通知后感到有点惊讶的同时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来南京前才告诉父母,母亲有点担心但通情达理,陪伴着她到南京来捐献。